螢幕為什麼要校正

所有螢幕都會色偏和老化

螢幕並非一成不變,從螢幕開機使用後,影像的色準就會逐漸偏離。根據不同的顯示器型號、技術、使用時間與工作環境等因素,每一台螢幕老化/色偏的速度都不同。

正因如此,包含ASUS、BenQ、DELL、EIZO、LG、SAMSUNG、ViewSonic等廠商在他們生產的部分高階型號中,都加入了螢幕校正的功能。

因此,即便是選購出廠校正過的”色準”螢幕,依然需要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做後續的校正維持色準。


色管宅擁有多種廠牌包含ASUS、BenQ、DELL、EIZO、ViewSonic的原廠校正程式使用經驗,能夠協助客戶迅速判斷最佳的螢幕校正方式,維持顯示器的色準表現。


即使一般人的螢幕或手機沒有校正,也不代表不需要留意色準

「如果只有我校正螢幕,那在別人的顯示器上看還是錯誤的,所以校正徒勞無功」

時常會聽到、看到這樣的論述,但這種想法是思慮不夠全面的。

我們不可能在色偏的螢幕上來判斷影像色彩。

他人的電腦螢幕、手機顯示是否準確,並不會影響影像的檔案本身;只有透過色彩準確的螢幕,我們才有可能正確判斷影像,進而做出調整。

不正確的影像加上不好的螢幕,並不會讓事情變好;兩個錯誤加起來只會更糟。而一個標準的影像,加上一個不太好的螢幕,終究還是產生錯誤是比較少的。

我們的工作就是要生產出正確的影像,所以我們需要校正過,顏色準確的螢幕。


工廠校正精準度的差異,即便同型號螢幕也可能有不同的色準

一般大眾使用的螢幕,通常出廠的色準品質是參差不齊的。我們很難透過數量有限的測試,來推論特定型號的螢幕色準狀況是好是壞。

考慮到工廠大量生產的作業流程,產線上每一台顯示器的校正時間與精度非常有限。一般比較好的顯示器,即使工廠品管標準再高,也很難與自行校正所提供的校正精度相提並論

另外即便是高階的機種,也要考慮使用過程逐漸老化的問題。所以只有透過自行測量、校準,才能夠完全的掌握螢幕的狀況。


影像創作需要使用共通的標準

所有的影像製作都有其依該遵守的業界標準。

未經校正的螢幕、未經確認色彩管理的影像工作環境,將無法產生符合標準的影像作品。

我們除了有顯示器校正的技術知識以外,更有平面與動態影像的製作工作背景。

只有螢幕校正是不夠的;螢幕校正搭配正確的軟硬體設定,才是真正完整的色彩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