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Clip Studio Paint

Clip Studio Paint是一套專為手繪設計的繪圖軟體,受到許多插畫、動畫與漫畫繪者喜愛,可以在Windows、macOS、iOS及iPadOS等作業系統上運行。

Clip雖然號稱支援色彩管理,但實際使用上有不少地方要注意。
Clip基於ICC Profile的顯示轉換功能預設是關閉,而且不支援多螢幕色彩管理,對於使用手繪版+主螢幕的雙螢幕配置上很大機會發生錯誤。

如何設定好Clip的色彩管理,對於講求顏色正確性,以及需要輸出至其他軟體、發布至網路上的人來說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本篇根據CLIP STUDIO PAINT PRO (64bit)Version 1.10.13 202106171234
Windows版本介紹色彩管理相關設定。

Clip沒有正確設定下,開啟不同色彩空間的影像,無法維持相同外觀。
左側Clip,右側Photoshop,分別開啟三個不同Proflie測試影像。

結論

Clip正確設定下,可以正確辨識並轉換不同色彩空間的影像
左側Clip,右側Photoshop,分別開啟三個不同Proflie測試影像。

先總結整篇的重點,如果沒有要深入研究的朋友,可以直接參考這邊的 設定 與 注意事項,就能開始在更有色彩管理概念下工作了。

  1. Clip最簡單的色彩管理策略:
    [一台足夠標準sRGB顯示器] + [作業系統中設定螢幕色彩描述檔為 sRGB ICC Profile]
    如此設定下,顯示的影像與儲存的檔案即會是sRGB標準。
  2. 接續上點,如果要匯入非sRGB的素材,建議先由其他軟體如Photoshop轉換至sRGB色彩空間上再匯入Clip,減少操作上的錯誤風險。
  3. 軟體預設使用螢幕Profile作為工作色彩空間使用。
    這種模式下工作匯出檔案時請留意檔案應該要搭配「螢幕預設Profile」才會正確。如果螢幕並非sRGB模式,需要分享到網路前,務必要額外轉換色彩至sRGB才會正確。
  4. Clip不支援多螢幕的色彩管理,僅以軟體開啟時的主螢幕為準
    軟體只有在開啟讀取該系統指定的該螢幕描述檔。因此拖移視窗至其他螢幕,或是編輯途中更改螢幕描述檔,都不會被色彩管理引擎轉換,無法正確顯示。
  5. 使用[自帶顯示器繪圖板]+[螢幕]組合的朋友,請務必在系統裝將繪圖板設定為主螢幕,不然色彩管理基本上是錯誤的狀況,可能造成顏色偏差。
  6. 除非確認軟體操作環境與螢幕使用的描述檔屬於相同的色彩空間(例如sRGB),不然請隨時保持「預覽preview」功能開啟,並確定「要預覽的設定檔Profile for preview」設定正確,如此才能使Clip正確使用色彩管理系統,正確轉換影像色彩。

相關資料:

CLIP STUDIO PAINT官方英文說明書
http://www.clip-studio.com/site/gd_en/csp/userguide/csp_userguide/006_new/006_new_0.htm

CLIP STUDIO PAINTのカラーマネジメント機能を攻略せよ(第2版)
http://blog.livedoor.jp/yamma_ma/archives/44633022.html
一位日本網友的色彩管理相關討論部落格,討論到Clip的色彩管理相關功能,發布時間為2016年中,本文撰寫有參考部分內容。

What are color profiles? -Color profiles: theories-
https://tips.clip-studio.com/en-us/articles/909
Clip官方網站上,關於色彩管理的設定講解


Clip Studio Paint 色彩管理設定與建議選項

Figure 1
Clip的色彩管理架構,點擊圖片可放大,最後一節會說明

Clip軟體關於色彩管理的設計功能有點奇葩,對於控制與轉換檔案色彩的方便性與能力都不太好。

建議首先更改預設環境設定至sRGB或AdobeRGB,而且預覽功能必須維持開啟狀態,基本上這樣設定就能上工了,如果沒有想深入研究Clip的使用者,只需要再稍微確認一下上面兩點設定即可。當然,本文後續還會介紹以上設定的背後原因。

另外,如果有素材需要匯入Clip編輯,建議先以其他軟體轉換至預設環境使用的色彩空間。
檔案完稿後如果需要轉換至其他色彩空間,也請將檔案附加色彩描述檔後匯出,再用其他軟體如Photoshop來進行轉換操作。接下來會針對Clip軟體裡面有關於色彩管理的各項功能逐一介紹。

關於色彩管理系統流程圖的完整閱讀方式,
請參考另一篇「為何螢幕總是和輸出差很多」的專文,更完整的介紹與解釋流程圖,也可以比較如Photoshop一類具有完整色彩管理系統軟體和Clip的色管架構有何不同。


環境設定 – 色彩管理功能預設選項

Clip的色彩管理相關功能,預設設定位置在[ 檔案File ]>[ 環境設定Preferences ] 中,開啟功能視窗後,左側選擇[ 色彩轉換Color conversion ]即會顯示相關內容。項目有 RGB設定檔CMYK設定檔渲染意圖 使用程式庫 四個。

Figure 2

1.RGB設定檔 RGB profile

設定軟體預設下,每當開啟、編輯RGB形式檔案時,將使用何種色彩描述檔。

本設定實際發生作用時間,包含「開啟未指定設定描述檔的RGB檔案」與「開啟全新的RGB編輯檔案」兩個狀況。

這個選項本身的默認值,將會使用作業系統指定的螢幕描述檔;當「RGB設定檔」=「螢幕使用描述檔」時,等於檔案RGB值直接輸給螢幕,不做色彩管理轉換。個人建議使用sRGB或AdobeRGB等更為通用、商業標準的色彩空間作為預設。

作業系統指定的螢幕描述檔
Windows上可以到「設定」中「系統」選項裡的「顯示器」找到目前顯示器使用的色彩描述檔,如需要更改請根據以下操作:
按下鍵盤上組合建: Windows+R,在「執行」視窗中輸入「colorcpl」按一下確認,「裝置」選擇要更改的顯示設備,按一下「新增…」按鈕,選擇要使用的ICC設定檔,點選該匯入的設定檔,按一下「設為預設設定檔」按鍵。

Mac系統上則是選擇「蘋果」選單 >「系統偏好設定⋯」,按一下「顯示器」,然後按一下「顏色」。從左側的列表中選擇色彩描述。


2.CMYK設定檔 CMYK profile

設定默認下,開啟、編輯CMYK形式檔案時,將使用何種色彩描述檔。
這個選項將在使用軟體功能,將檔案嵌入CMYK描述檔時產生作用。(嵌入相關設定稍後討論)

3.渲染意圖 Rendering intent

一般來說使用預設的視感/感知 Perceptual即可,如果沒有要深入研究下面這段可以略過。

Rendering Intent渲染意圖決定了如何處理影像中輸出設備(在此是螢幕)無法顯示的色彩,該如何處理。預設Perceptual感知,常用在攝影類影像中。特點是不在意特定色彩轉換前後的不變性,而在於維持整體像的相同觀感。 Perceptual 下灰平衡能保持,白點也將根據目標色域重新映射,可以保持不同色彩間的差異,並能夠完整利用目標色域。
Saturation飽和度,則會將原本圖像的飽和色轉移到目標色域的邊緣,尋求獲得最大飽和度的結果。這樣的轉換並不在意色彩正確性,通常用在商業圖案等簡單圖形畫面,需要鮮豔、明亮的色彩時。一般攝影類編輯不會使用。
Relative Colorimetric(match white points)相對比色(含白點模擬,超出目標色域的顏色將被強迫顯示成目標色域的邊界(飽和色),而原始色域中能被顯示到目標色域的色彩將完整複製。需要留意的是這邊使用的是包含白點模擬的版本,強制將不同色域定義的媒體白點透過計算重新映射對齊,例如目標色域如果是輸出色域,帶有藍色調紙質的媒體白,將不會被顯示出來。
Absolute Colormetric 絕對比色,如果需要最精確的複製色彩則使用絕對比色模式,與相對比色類似,但完整保留來源與目標的媒體白點差異,不會做色彩轉換。例如來源白點假若是帶有黃色調的紙白,目標則是螢幕D65標準白的話,使用絕對比色將會把原有目標色域的D65白色顯示成黃色調,盡可能完整複製出相同色彩。

更多關於Render Intent的說明可以參考之後色管宅的相關介紹。

4.使用程式庫 Library to use [Windows]

這個功能只有Windows可以使用,Mac版只有Icc Library可以選擇。
預設色彩管理引擎Icc Library,可選微軟內建的Microsoft ICM。沒有特殊需求使用預設即可。


預覽功能

「檢視View」中的「色彩設定檔Color Profile」選項,分為「設定預覽」和「預覽」兩個項目。
「預覽」本身只是一個功能開關,實際的設定是在 「設定預覽」 中執行。

開啟設定預覽之後,會出現如下圖figure3視窗。

Figure 3

這個功能雖然名稱為「預覽」,很容易聯想到「打樣Proofing」一類的功能,但實際上在Clip中的用途不單純是打樣,實際包含設定目前工作檔案的色彩描述檔,以及將工作檔案描述檔與螢幕使用描述檔做連結,透過色彩管理引擎轉換並顯示影像。

說白話一點,在未開啟「預覽」功能前,Clip就如同未支援色彩管理的程式,輸出的影像等於直接使用RGB數值直出給螢幕使用。

開啟「預覽」功能,會讀取「要預覽的設定檔Profile for preview」設定的色彩描述檔,而這個選項的預設項目,會和檔案內嵌描述檔 或 環境設定的色彩轉換中預設描述檔連動;如果檔案有內嵌描述檔,Cilp會辨識並自動帶入,如果沒有,則會使用環境設定裡面的預設。實際使用時,當然也可以手動選擇特定的描述檔。

並不是說開啟「預覽」就會能夠正確顯示色彩,
必須確認 「預覽」 中「要預覽的設定檔Profile for preview」是和編輯中檔案相同的Profile,螢幕才會顯示正確的顏色。如果選取的 「要預覽的設定檔Profile for preview」 與編輯中影像不相符的時候,其作用就如同Photoshop使用Proof Color打樣功能時,設定要模擬特定色彩空間並勾選「Preserve RGB Numbers保留原始數值」的作用。


Clip的色彩管理架構

這個段落討論Clip的色彩管理架構,將前面介紹的「環境設定」「預覽」功能,實際作在色彩管理流程中的哪個步驟,明確標示出來。

Figure 1
Clip的色彩管理架構,點擊圖片可放大

環境設定 色彩管理架構

首先是 「環境設定」 ,這部分其實只是用以標記檔案描述檔為「 RGB設定檔 RGB Profile」並不直接參與色彩轉換(色彩轉換需要使用圖中標示為黃色的色管引擎,流程沒有經過就表示沒有轉換)。

軟體設定上有以下的連動關係:
開啟檔案時,如果有內嵌Profile時,軟體會將其設定為該編輯檔案使用的RGB設定檔 RGB Profile,又「預覽」功能中的「要預覽的設定檔Profile for preview」也同時連動。

因此它既是預設的工作空間描述檔Working Space Profile,也用來標示檔案描述檔Assign Proflile。
流程圖中所繪,這個功能不實際參與色彩轉換,只是設定 「 RGB設定檔 RGB Profile」,但會影響「預覽」功能(圖面上用紅色虛線連結做為示意 )。

Figure 4

未開啟預覽功能 色彩管理架構

Figure 5

討論「預覽」功能前,先討論如果沒有開啟 「預覽」,那軟體的影像會怎麼進行顯示;影像會從「工作空間RGB數值」>「顯示器描述檔」>「顯示器RGB數值」>「顯示器」。

意思就是編輯檔案選擇使用何種色彩空間Profile都與顯示無關,RGB數值會直接傳送給顯示器並讀出,也就是沒有支援色彩管理程式的狀況


開啟預覽功能 色彩管理架構

Figure 6

「預覽」功能開啟後,會讀取「要預覽的設定檔Profile for preview」設定的色彩描述檔。
這個選項的預設項目,會和檔案內嵌描述檔 或 環境設定的色彩轉換中預設描述檔連動;如果檔案有內嵌描述檔,Cilp會辨識並自動帶入,如果沒有,則會使用環境設定裡面的預設。實際使用時,當然也可以手動選擇特定的描述檔。

理想的況狀,編輯中影像符合「要預覽的設定檔」,那Clip的色彩管理系統就會將工作空間RGB值套用正確的RGB設定檔,搭配顯示器描述檔以色彩管理引擎做轉換,輸出給顯示器正確顯示色彩。

如果選取的 「要預覽的設定檔Profile for preview」 與編輯中影像不相符的時候,其作用就如同Photoshop使用Proof Color打樣功能時,設定要模擬特定色彩空間並勾選「Preserve RGB Numbers保留原始數值」的作用。


設置完成後,理論上Clip就會正常運作色彩管理了,建議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色彩管理設定的確認方式。藉由下載不同Profile的測試圖檔,以軟體開起影像檢查來確認。背後的原理與實作的步驟和判別方式,請詳細閱讀 色彩管理設定的確認方式


儲存檔案

以上的色彩管理討論,重點都是放在顯示影像上,實際繪圖完成後的檔案如果要輸出,請使用「平面化影像並寫出」的設定,並在寫出設定視窗中,勾選「嵌入ICC設定檔」(實際會套用的是「預覽色彩設定檔」中RGB色定檔或CMYK設定檔,選擇的項目)。

這邊並不能做任何色彩空間、色域上的轉換,單純是輸出檔案附加ICC Profile的功能。

Figure 7

這邊的設置只能反映軟體的相關設定是否正常運作,並不能確認螢幕本身是否準確,以及螢幕使用的色彩描述檔是否與螢幕匹配。實際要做到後者確認,還是必須要透過儀器測量,才能知道是否準確,如有偏差,也需要透過儀器校正、製作專屬的描述檔,才會得最正確的顯示效果。

由色管宅替您目前工作的螢幕影像作業環境進行色彩管理確認,依據您的需求行業標準提出色彩準確性報告與建議。

由色管宅替您的螢幕進行校正系統色彩管理確認;包含環境燈光、螢幕選購與設定、應用程式設定,作業系統設定等完整的色彩管理顯示鏈結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