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的仿真模式emulation mode

你有沒有聽說過螢幕的”仿真模式emulation mode“呢?

其實大部分的電腦螢幕都提供了許多不同的色彩模式,像是”sRGB”,”AdobeRGB”和”DCI-P3″。你或許對這些名字有印象,它們就是被稱為”仿真模式”的色彩模式。

為何叫做仿真模式?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使用仿真模式呢?每一款螢幕都有自己的技術參數,例如解析度、亮度、視角、更新頻率、對比度、色域等,都由螢幕面板決定。但這個面板的色域和對比度特性,往往並不會完全符合像sRGB或AdobeRGB這樣的標準色彩空間。

廠商通常會使用內建晶片來調整影像,讓它符合特定的標準參數。這就是仿真模式的來源,讓螢幕能模擬如sRGB、AdobeRGB色彩空間的特性。

使用仿真模式需要注意什麼?

使用仿真模式需要注意什麼呢?主要的一點就是無論你的螢幕原本能覆蓋多寬的色域,只要切換到特定的仿真模式下,比如”sRGB”,它就會儘可能符合sRGB的規範。

至於能不能符合,實際色彩偏差多少,就看廠商的功力與願意花的成本。所謂的購買螢幕後開箱「色彩準不準」,討論的也就是這部分的處理好壞。

理想上,使用特定色彩模式,我們就能把螢幕當成該色彩模式的一個顯示設備,相關的影像使用應該就要根據選擇模式去做匹配或調整,例如正確設定螢幕色彩描述檔ICC Profile,螢幕顯示的色彩才會是正確的。

不同的仿真模式通常具有不同的準度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同一款螢幕在不同的仿真模式下,色彩的準確度也會有所不同。

我們很常看到螢幕廠商標示特定產品符合「色差值Delta E」小於等於多少,來彰顯色彩多準確、螢幕品質有多好,但請留意,大部分螢幕內建的不同仿真模式,是有不同的色彩準確度;多半標示的色差值,只會在部分色彩模式上實現,其他的模式很可能是不準確的。除非是高價產品,否則廠商提供的所有仿真模式都能完全符合預期是很困難的。

另外部分螢幕提供的特殊功能,例如面板均勻度補償,很可能也會根據不同的模式而有不同的效果。

我該選擇仿真模式作為螢幕的軟體校正起始點嗎?

那麼,我們是否應該選擇仿真模式來進行螢幕校正呢?這並沒有固定答案。

部分螢幕提供的「標準模式」或「使用者模式」,有可能與面板原生性能相符或接近,在這個基礎上做螢幕校正的好處,是能夠同時得到顯示器最大的性能與色彩準確性。

不過,有些螢幕非仿真模式的設計不理想,例如顯示的線性不佳、調整參數會讓影像不穩定。

有時候,選擇一款相對準確、穩定的仿真模式,做二次校正可能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如果你正在使用不支援色彩管理、無法修正色域範圍的應用程式或環境,那麼選擇你需要的目標色彩標準的仿真模式來進行二次校正是個不錯的選擇。

sRGB 仿真模式替代方案

AMD 驅動程序 srgb 色域箝位

如果您使用的顯示卡是 AMD的 顯卡,一個可以做為螢幕的 sRGB 仿真模式的軟體方案。

開啟AMD顯卡的設定,在 Radeon GPU 驅動軟體裡把“自定義顏色”設定為“開啟”,同時將“色溫控制”設定為“關閉”。理想上,顯示器會傳送EDID等資訊給顯示卡,而AMD的顯卡提供這個方案來作為一種 sRGB 仿真模式的功能。不過請注意,顯示器的 sRGB 模式和 AMD 的選項不能同時運作。

如果你手邊有校正儀器,完成上述設定後,也請記得重新校準和設定你的顯示器,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NVIDIA 並未提供類似的選項。不過,GitHub上有網友開發出一款 novideo_srgb 的工具,使得 sRGB 模擬模式在 NVIDIA 上也得以實現。

#Screen #EmulationMode #ColorAccuracy #sRGB #AdobeRGB #DCIP3 #DisplayCalibration #Gamma #ColorSpace

參考

What Is sRGB Emulation Mode And Why Is It Important
https://www.displayninja.com/what-is-srgb-emulation-mode/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