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Q 專業繪圖攝影螢幕SW272U、SW272Q深入分析

在上一篇分享SW272U、SW272Q發表會文章中,我們已經對BenQ的最新專業攝影螢幕 SW272U 和 SW272Q 做過初步的介紹,包括主打新功能,與新機發表會上第一手的實機使用體驗。這篇文章將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包含外型設計、硬體性能等面向分析討論。

這次新機SW272U、SW272Q一大亮點,是使用的特殊低反光面板,有興趣的朋友,務必不要錯過關於Fine-Coated Panel精細塗層面板介紹的段落。

如果你是準備要入手,卻在SW272U、SW272Q之間不知道該選擇哪一台的朋友,可以參考SW272U、SW272Q如何選 段落的分析,

而想了解BenQ最新推出的校正軟體Palette Master Ultimate,PMU的朋友請再等一等,目前只有用新軟體PMU操作校正SW321C,無論是使用過程的體驗與校正效果的確不錯,但還缺少兩台校正新機的校正資訊,等待機子正式上市後再分大家分享。


現在買SW272U、SW272Q好康送給你!

於2023/7/1-9/30期間內購買SW272U登錄即贈X-rite i1 Display Pro Plus專業校色器(市價$13,900),SW272Q登錄即贈Spyder X pro校色器(市價 $6,290)
活動詳情請參考BenQ網站 
https://www.benq.com/zh-tw/promotion/monitor.html

👉訂購連結請點我



前言

本次發表的新品是屬於 PhotoVue SW 專業攝影螢幕系列的 SW272U 和 SW272Q 兩款螢幕,這兩款螢幕主要鎖定的客群為專業影像編輯工作用途,除了適合攝影師進行影像檢視與修編,也非常適合平面影像設計師以及印刷廠內標準樣稿審核等工作用途。

雖然新機功能在影視方面相對著墨較少,但SW272U 和 SW272Q官方說明中,第一次SW系列螢幕有針對動態影像編輯的需求,提出相關的功能介紹,包含支援99% P3色域,HDR等影片格式,SDI轉HDMI的設備兼容性,支援4:4:4色度採樣等。影視領域算是BenQ過去螢幕宣傳上沒有太多著墨,未來期待可以有更多發展。

PhotoVue SW 專業攝影螢幕系列,因為其專業定位,規格上較一般螢幕要求更高。全系列皆使用廣色域面板,提供AdobeRGB色彩模式,內建高精度16-bit 3DLUT,並提供硬體校正功能,內附遮光罩。這是新機也符合上述的專業功能定位,且SW272U、SW272Q出廠校準平均色差值Delta E ≤1.5 。請留意,這部分BenQ以往SW系列機種皆標示Delta E ≤2,新機出廠色準標示悄悄做了升級。

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這次的新機器採用了新一代的特殊表面處理面板,提供超低的反光性能,通過 TÜV Rheinland 德國萊因的無反光認證,提供非常優異的視覺效果。我們將在後續的討論中對此進行深入探討。


雙胞胎機型

兩台放一起會拿錯

是的,SW272U 和 SW272Q 外觀長的一模一樣

作為 SW271C 和 SW270C 的後繼產品,SW272U 和 SW272Q 可以說是孿生兄弟。

外觀上,兩款產品都是27吋,影像與資料接口、按鍵配置都相同。功能上,BenQ SW系列應該要有的專業性能或功能,包含支援 99% AdobeRGB、硬體校色功能、出廠色準校正也沒有缺漏。

原廠提供的CAD圖兩台螢幕使用相同的規格標式

SW271C 和 SW270C在未開機的狀態下很難分辨,無論是尺寸、按鍵、接孔,還是螢幕腳架都保持了一致性,即便在安裝遮光罩的狀況下,兩者的重量也僅相差不到一公斤。

兩機規格比較

4K與2K解析度

儘管兩台螢幕的尺寸都是27吋,但卻有著不同解析度。
SW272U的解析度為3840×2160,這被稱為4K或是Ultra High Definition,UHD,其每英吋的像素密度為163 PPI;SW272Q的解析度為2560x 1440,也被稱為2K或是 Quad High Definition,QHD,每英吋的像素密度為109 PPI。可以留意到,兩台機子結尾的英文字U或Q,便是取自其UHD與QHD首個字母,這樣的規則也出現在其他型號上。

由於兩台螢幕使用不同的面板,因此除了解析度外,他們在亮度、色域覆蓋範圍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異,我們將在後續討論這些差異。根據目前的資料,我們無法確定面板的型號以及供應商,但考慮到兩者都採用了具有精細塗層的特殊面板,應該是由友達AUO提供的面板。


亮度

在本次介紹的兩款螢幕SW272U和SW272Q中,SW272U的典型亮度為400cd/m²,相比之下,SW272Q的亮度略低,為300cd/m²。然而,即使兩款螢幕在亮度上存在差異,但在大多數使用環境下,這個差異實際上對使用者的影響很小。

在一般辦公環境中,你不大可能需要將螢幕調至最高:實際上,最適合的螢幕使用亮度,會與你所處的環境光線明暗有關。根據我們的經驗,大多數螢幕的適宜亮度大概在100至250cd/m²之間。換句話說,無論是SW272U還是SW272Q,其亮度都足以滿足大多數使用者的需求。

均勻度補償功能

這邊補充說明一點,許多高階螢幕具備面板均勻度補償功能,原本螢幕的面板在平面上的不同區塊可能略有差異,例如邊角較暗、中央較亮。透過事後的測量與特殊訊號補償功能,使得螢幕整體均勻度提升,增進顯示一致性。SW系列的螢幕自然也是具備這項功能。

但必須留意的是,這項功能是藉由降低部分區域的最大亮度來換取均一性,也就是犧牲了理論上最大的原生對比度。相關示意可以參考以下圖片。

因此,有些廠牌的螢幕開啟均勻度補償功能後,雖然處理了均勻性的問題,卻可能讓顯示器的最高亮度下降,也降低了螢幕的對比度。

BenQ目前有提供均勻度補償功能的型號,實際上是統一在工廠校正均勻度的,出廠的產品就已經校準完成。BenQ目前沒有開放讓消費者自行操作校正的選項,所以就沒有均勻度功能造成亮度差異的疑慮,但也意味著BenQ螢幕無法藉著關閉均勻度校正功能,還原面板原始的對比度與原始的亮度。

這也造成多數提供均勻度補償功能的螢幕,例如SW全系列,實際測量到的最高亮度都會比規格上來個更低,包含對比度。例如SW321C標示為250 cd/m²,實際測得亮度可能不到200 cd/m²,對比度則只有約600:1,距離IPS標準1000:有不小的差距。

這部分其實是有點問題的,希望未來BenQ在標示或是功能上能作修正。

更多關於螢幕亮度的使用建議,可以參考我之前專文 螢幕校正時關燈是必要的嗎?

當我們談到”典型亮度”時,這是指螢幕在廠商設定的參數下能夠達到的最大亮度。總的來說,雖然SW272U和SW272Q在亮度上有所差異,但兩者都能夠提供足夠的亮度來滿足一般使用需求。


色域覆蓋

根據官方資料,SW272U和SW272Q在顯色色域上有微小的差異,實際使用時應該可以視為相同。SW272U的規格表明它能覆蓋100%的sRGB、99%的Adobe RGB以及99%的P3色域。而SW272Q的規格則表明它能覆蓋100%的sRGB、99%的Adobe RGB以及98%的P3色域。

這樣的差異在實際的視覺體驗中應該是很難察覺的。

其他不同

還有一些額外的差異值得一提;
兩款螢幕,SW272U和SW272Q,都配備了遮光罩,然而,只有SW272U的遮光罩能在橫向縱向都發揮作用,SW272Q的遮光罩僅能在橫向上使用,有需要直立使用的朋友請留意。

SW272U提供直立式使用的遮光罩

另外在對HDR影像的支援方面,SW272U支援HDR10和HLG格式的影像,SW272Q則只支援HDR10格式。


SW272U、SW272Q 如何選

用解析度和預算決定

由於兩台螢幕在功能上基本一致差異在於解析度,因此在預算不是首要考量的狀況下,該如何選擇的關鍵,就是高解析度這個規格在特定工作中能否有特殊效果或是無可取代。

以下是挑選的建議:

  • 攝影修圖與平面設計工作:兩台皆能勝任
    注意如果需要直立使用,則只有SW272u能夠安裝原廠遮光罩。
  • 影視剪輯或調光工作:優先選擇4K UHD解析度的SW272U
    影視後期工作上,要留意影像與螢幕的解析度關係。最理想是兩者解析度相同影像不需要縮放,避免額外的影像處理進而改變影像細節,次佳的狀況是彼此為整數倍。目前常見的影片格式多是720P、1080P與2160P,使用4K螢幕是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
  • 蘋果Mac與Windows11的使用者:優先選擇高解析度的SW272U
    蘋果作業系統提供良好高解析度文字圖像渲染效果,搭配高解析度螢幕能提供良好的視覺效果。
    Windows11後也提供了比以往更好的文字渲染效果,搭配高解析度螢幕能提供良好的視覺效果。

    這部分有些使用者可能會顧慮縮放問題,以蘋果macOS為例,在low DPI顯示器一般執行執行1x mode,但27吋螢幕1x mode原生4K解析度下,通常會覺得字體與線條太小,如果作為high DPI顯示器執行2x mode模式,則4K解析度不夠實際繪製影像需要的5120×2800。實際上蘋果電腦會先把4K解析度向上計算至5120×2800,在執行2x mode,讓4K螢幕顯示成像是2560 x 1440解析度,
    有人擔心這樣顯示效能與效果不好,但實際上目前蘋果電腦連接4K解析度的外接螢幕時,並沒有渲染不清楚的問題,效能上也似乎不需要太擔心。
    Windows11上的狀況與蘋果macOS類似,提供27吋4K解析度下,提供的「1.5倍比例」渲染效果很好。
  • 近距離使用:優先選擇高解析度的SW272U
    如果桌面不大,觀看螢幕距離在100~80cm甚至更近,建議購買高像素密度的SW272U,來獲得最佳的視覺解析度效果。相關計算參考stari.co網站提供的計算

螢幕的選擇並非解析度越高越好

例如考慮到越高的解析度,可能會對電腦處理器帶來更大的計算壓力與電力耗費。另外沒有適配好的高解度影像,也可能讓文字或影像變小造成難以閱讀。再考慮上螢幕尺寸大小與桌面擺放、觀看距離有直接的關係,因此螢幕的解析度選的高,不如選的巧。

順道一提,如果您需要更大尺寸的4K解析度螢幕,前一代旗艦機種SW321C也是非常好的選擇;提供更大尺寸32吋畫面,更低反光的特殊表面處理面板。相關討論可參考本站文章「從BenQ SW321C 到 Samsung S95B OLED:淺談明室對比Ambient contrast ratio」,目前持續銷售中。

SW系列規格比較表

全系列規格比一比

以下為BenQ官網提供SW系列螢幕的規格比較一覽表,點擊圖片可以放大。可以留意到新款原廠標示的色差值更低(deltaE ≤1.5),另外對於P3色域的覆蓋為98與99%比過去更大。


新功能與新設計

雖然新款SW272U、SW272Q兩台螢幕在外觀設計與操作介面上有許多改變,但最吸引人的還是多個功能與規格上的創新。以下先從新螢幕在顯示面板上、色彩表現上的新功能介紹起。

精細塗層面板Fine-Coated Panel

新款螢幕的一大賣點便是其Fine-Coated Panel精細塗層面板。這種特殊的塗層能夠有效地減少反射光線,降低由此產生的眩光與反光問題。其極低的反光性使得螢幕表面的質感更像紙張,提供使用者一種柔和、舒適且無反光的視覺體驗。

BenQ https://www.benq.com/zh-tw/monitor/professional/sw272u.html

在使用螢幕進行印刷軟打樣Softproofing工作時,這種面板能夠高度模擬紙張的材質,從而更好地模仿真實的輸出效果;搭配BenQ提供的Paper Color Sync,整合性功能能提供給客戶低門檻、高品質的軟打樣效果。


與SW321C比較:抗反光能力

前一代旗艦SW321C推出之際,也針對其特殊面板表面作了很多介紹與宣傳,稱為 A.R.T. (Advanced ReflectionlessTechnology) 先進抗反光技術。

這次SW272U、SW272Q則沒有那麼華麗的名字,使用的技術叫做Fine-Coated精細塗層,可以見得兩者是不同技術,性能上可以預期有差異。

實際上前一代SW321C的A.R.T. 面板反射率會比SW272U、SW272Q的Fine-Coated面板更低一些,所以SW321C依然穩坐目前消費螢幕機種,最低反射率螢幕的寶座。

BenQ Photographer Monitor SW272U | SW272Q Pursuing Perfecti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GOXpglG6U

但也別擔心,因為相較於一般螢幕面板,無論是SW272U、SW272Q還是SW321C它們的反射率都是低的驚人。 本次兩台新機提供的精細塗層面板,發表會現場用光澤度計60度角測量下,GU值僅 5 左右,與紙張的光澤度接近。一般低於10 GU分類是屬於低Low Gloss/Matt gloss。官方表示這類數位紙面板反射率為0.6~2%,遠低於一般防眩光螢幕的4.7~更高。

  • 在抗反光的項目中SW321C略勝一籌,但SW272U、SW272Q並沒有輸,表現已經是目前消費型顯示器中的頂尖水準。

與SW321C比較:清理方式

這邊也有留意到,官方說明書關於螢幕清潔的方式改變。

過去清潔SW321C時,需要使用原廠附贈的螢幕清潔滾筒,以沾黏的方式來清潔,不建議使用一般清潔布來回擦拭的方法,因為很容易刮傷SW321C特殊表面結構,留下痕跡。(這是真的!我有朋友親身經驗拿衛生紙擦拭就留下痕跡)

SW321C的說明

SW272U、SW272Q的說明就比較一般,只強調不要使用含酒精的螢幕清潔液,使用一般超細纖維布即可處理。

SW272U、SW272Q說明
  • 在清潔方式這個項目上,SW272U、SW272Q算是領先SW321C了,Fine-Coated精細塗層技術作到了在低反光性能與消費者使用與維護便利性上的平衡。

TÜV Rheinland Reflection Free無反光認證

得益於Fine-Coated Panel精細塗層面板的特性,SW272U與SW272Q兩台螢幕都通過德國萊因TÜV的無反光認證Reflection Free Certification

認證基於多項嚴格的測試,包括屏幕表面處理、眩光和反射測試,以及最重要的明室對比Ambient contrast ratio, ACR,這表示了顯示器在強光下的圖像質量和色彩對比度。一般傳統標示的對比度指的是暗室下無光線照射到螢幕表面的測量結果,但這與大多數螢幕實際的使用環境不同;好的表面處理能夠有效提高螢幕的明室對比,實際增進影像觀看的品質。

針對認證中的各種測試項目,SW272U、SW272Q皆得到非常優異的測試成績,因此獲得Reflection Free Certification無反光認證。

SW272U、SW272Q面板的超低反光性能相關認證資料,參考德國萊因TÜV的資料庫。另外這邊也順便提供前一代SW321C相關認證資料的連結

另外如果想知道明室對比Ambient contrast ratio, ACR究竟是什麼,以及螢幕反光如何影響實際觀看效果的討論,歡迎閱讀本站的文章:從BenQ SW321C 到 Samsung S95B OLED:淺談明室對比Ambient contrast ratio


BenQ AQCOLOR 獨家色彩管理技術

BenQ在其SW攝影師系列及PD設計師系列的專業螢幕上,都融入了AQCOLOR技術。AQCOLOR技術的核心目標是讓螢幕能夠精確地呈現出色彩。要獲得AQCOLOR的認證螢幕必須符合以下三大要點:

符合專業廣色域規範:這意味著螢幕能夠顯示更多的色彩範圍,對於專業設計師或攝影師來說,能夠更精確地判讀和處理色彩。

零差距的色差準度:這意味著螢幕顯示的色彩與實際色彩之間的差距極小,這對於精確的色彩處理和校準至關重要。

真實色準鑑定報告:每台螢幕都會有一份鑑定報告,證明它的色彩準確性符合AQCOLOR的要求。

簡單說,AQCOLO一詞雖然不能代表特定規格或數值,但總的來說是BenQ對自家專技級別的螢幕,品質與性能的保證,讓消費者無須理解複雜的顯示技術、標準規範或是認證內容,認明AQCOLO也能輕鬆選購螢幕。

另外根據官方資料,這次兩款螢幕搭載了第三代均勻技術。這項技術能夠確保螢幕面板在顯示時,色彩的準確性和亮度都能達到一致性,進一步提升了用戶的視覺體驗。至於與過去以往提供的均勻技術有何不同,目前未能得知。


Paper Color Sync打樣軟體

在討論具有超低反光性能的面板時,BenQ特別強調其「模擬紙張」的特性,其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快速有效的輸出前預覽方案給影像工作者,這也就是所謂的「軟打樣」。

軟打樣讓使用者能在送印前,通過螢幕與軟體模擬真實輸出打樣的成品,大大節省了時間和金錢。但要如何確保在螢幕上進行的模擬打樣效果是準確的呢?透過Paper Color Sync整合的功能,可以讓我們輕鬆的體驗軟打樣的效果。

這次SW272U、SW272Q兩款螢幕都有支援BenQ自己研發Paper Color Sync軟體,該軟體為需要自行進行打樣輸出的影像工作者提供了便利。它透過控制各種器材和軟硬體設定,使螢幕上的影像和最終輸出的產品在視覺上達到最大程度的一致性。

然而,使用此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不僅需要螢幕是軟體支援的型號,同時使用的印表機、油墨和紙材也必須是指定的型號

透過Paper Color Sync,當使用者滿足硬體條件後,軟體透過一步一步指引使用者如何設定軟體以及印表機相關設定,最終能完成螢幕顯示和輸出極為相似的打樣效果。

Paper Color Sync整合了螢幕、印表機(墨水)與紙張,
讓使用者能以作低成本的方式完成螢幕打樣與輸出一致性的效果

關於更多螢幕與輸出品對樣的討論,可以參考我之前撰寫的專文:為何螢幕總和印刷差很多-以ICC色彩描述檔為架構的色彩管理系統介紹與分析


關於螢幕色準的認證

雖然說兩款螢幕的規格上,BenQ都標示了平均色差Delta E≤1.5,並提供校色報告,但為求公允以及符合行業規範,一般會找國際知名的印刷或影視色彩相關機構對產品作測試,獲得相關之認證。

SW272U、SW272Q兩款螢幕皆通過Pantone Validated ™Pantone SkinTone™ Validated,與Calman Validated認證。下面簡單介紹一下認證的內容。


Pantone Validated ™與PANTONE SkinTone Validated

彩通認證 (Pantone Validated ™)認證代表了螢幕經過彩通先進色彩測試 (ACT) 技術,確認能夠正確的顯示在Pantone Matching System (PMS) 商業色彩系統中的上千種色彩。Pantone SkinTone膚色認證也是類似的,但目標色彩資料庫改為110種人類膚色樣本。

更多資訊請參考彩通認證說明網頁。關於更多Pantone認證的內容研究,可以參考我發表於臉書社團「色彩管理交流」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28419587509459/permalink/1750884241929647/


Calman Verified

Calman Verified 認證是由 Portrait Displays Inc. 開發的一項認證計劃,使用 Calman 軟件評估螢幕是否滿足影片後期製作、編輯和審核目的的標準。

認證將會評估色溫、伽馬曲線、Delta E,以19種顏色的測試數據,與參考色色差delta E小於2為標準。更多資訊請參考BenQ說明網頁

通過這些認證的螢幕,表示在色彩顯示性能上能滿足專業需求,具有一定的色彩準確度,購入螢幕後開箱理論上無需校正可以直接使用。


支援第三方軟體校色

對於專業使用者或色彩校正人員,BenQ的這兩款螢幕不僅提供原廠的校色軟體,還支援第三方的硬體校正軟體。

新機器支援兩款業界領先的校正軟體,包含Portrait Displays 推出的Calman和Light Illusion 推出的ColourSpace。由於這兩款軟體是專業級別的商業產品,使用者需要投入一定的金額購買,並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與相關設備來操作。

通過這些專業的第三方校正軟體進行螢幕校正,通常可以獲得比原廠軟體更高的色彩精度,這對於影像工作將有重大的好處。

然而,一般使用者無需擔憂只使用原廠校色軟體的品質問題;如果說原廠校正能達到的水準是8、90分,那麼第三方軟體就是追求超過90分的領域,這種需求一般只出現在最頂尖的專業工作者身上。對於顯示器製造商來說,願意提供硬體API以供第三方校正軟體接入,也是對其自身產品質量有信心的展現。


影視工作者

新款螢幕除了對設計、印刷產業工作者有相關的功能支援外,也留意到影視工作者的需求

  • 面板除了提供最大60Hz的顯示更新速度外,還原生支援24P、25P、30P的播放幀率(Frame Per Second; fps),可以避免3: 2下拉(3:2 pull down)轉換造成任何的jittering影像抖動
  • 無論影片是採用4:4:4、4:2:2或是4:2:0色度壓縮都能保證正確還原影像不失真
關於更多Chroma Sampling的討論,可以參考BenQ的網站
https://www.benq.com/en-us/knowledge-center/knowledge/is-chroma-sampling-important-for-monitors.html
  • 原廠還測試、保證了許多市面上經常用來做影視傳輸、轉換的SDI to HDMI設備相容性。 最後,SW272U支援HDR 10和HLG的HDR格式,SW272Q則支援HLG。

關於影視的功能在發表會就比較少琢磨,目前也沒有實機可以測試,待未來有機會我會再做更多測試與分享。


全新外觀設計

從頭到腳都好看

這次新風格的SW272U、SW272外觀上讓SW系列與PD系列設計語言更趨近一致,我會形容是俐落簡潔的實用簡約風格。

與前一代SW螢幕比較,主要更動的設計包含更窄的螢幕邊框按鍵位置移動到螢幕下緣,使用新型升降底座-螢幕支架改為圓柱狀、人工皮革裝飾的大面積底座,以及控制器升級為無線等。

全機呈現SW系列經典的深灰色,這樣的顏色雖然質感上與更純粹的黑色相比略輸了一些,但更容易融入不同的使用空間。

設計上幾乎沒有多餘的裝飾(唯一點綴的大概是底座的人造皮革)。雖然機身整體以塑膠材質為主,但一致性的啞光霧面紋理,替螢幕增添不少質感。螢幕正面看不到文字或標示,只在左下方以浮雕方式呈現「BenQ」的英文商標。

背面使用一樣的設計語言,大面積黑色啞光霧面呈現。上方「BenQ」的商標字樣採用高光處理,並不會過分顯眼。上緣有一排散熱用途的小孔,對應螢幕背面下緣佔1/3高度密集的直條開孔,也是被動散熱時空氣流通 。


新型底座

造型上與過去SW系列,差異最大的是改用新型升降底座。外觀比前一代更簡潔,之前SW的扁平設計支架上,有標誌性的中空圓孔設計,提供整理線材時可能用作固定的功能性,老實說並不算特別美觀。新型升降底座直接改為圓柱,縮減了正面視覺上的面積比例。

新款底座其實正是BenQ PD系列使用的設計,功能相當完整,能提供水平30度,這部分雖然水平角度略輸SW321C的45°旋轉,但一般使用上不會是問題。俯仰角則有-5至20°的旋轉與前代相同。另外也維持了垂直旋轉90度的功能。

至於螢幕的升降,新款底座提供14cm的變化,相較於前一代15cm略少一點,同樣使用上不會有問題。

新款底座視覺上比舊款纖細,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會有鬆脫、搖晃的感覺,旋轉、升降至定位皆能平穩的固定住。

發表會現場,展示校正時拍攝的側面照
新版腳架設計十分簡潔,僅由一個伸縮圓柱就完成支撐

順道一提,新款底座、支架連接螢幕本體的安裝,全程為免工具快扣的方式:首先是底座支架與底座兩部分,透過一個免工具的旋轉螺絲完成固定,爾後角架與主體固定,則透過插槽與彈簧固定,基本上動作就是1、2、3就完成,非常簡單。這種組成算是近期螢幕安裝設計上蠻主流的方式。


無邊框設計

這次SW272U、SW272Q採用無邊框設計;外觀上左、右與上緣沒有框。
實際上,仔細觀察會發現是有外框的,但因為左、右與上緣的外框高度,設計與螢幕面板一致,製作上貼合成一體,所以當螢幕不顯示畫面時,視覺上面板好像延伸至左、右與上緣。實際上面板留有上緣8.47mm,以及左、右8.59mm的寬度的隱形外框。

單看左、右與上緣的設計,這次8.47mm與8.59mm的寬度比前一代SW321C窄了將近一半,所以視覺上收斂了不少一甩SW321C厚重的形象。

新機 SW272U
前一代旗艦 SW321C

SW272U下緣邊框略寬(27mm),包含許多功能部件。下邊框正面右側,有一個紅外線接收口(正面的黑色方塊),提供新版Hotkey Puck G3的傳輸接收訊號。視線繼續往邊框下緣看,會看到包含數顆操作按鍵,包含左側下緣兩個USB 3.1接口SD讀卡槽3.5mm耳機口

正面右邊黑色方塊是紅外線接收器,搭配新版的無線Hotkey Puck G3

小結:對比前一代SW321C,右側新款SW272U、SW272Q除了邊框窄很多以外,配合螢幕支架也從寬面換成窄長的圓柱設計,整體機身線條視覺優化非常顯著。


螢幕底座

新機使用新款腳架帶著一個大面積的底座,是為了平衡、穩定螢幕重量。SW272U、SW272Q底座幾乎都覆蓋上一層質感不錯的人造皮革,這樣的設計不僅美觀,使用上還可以放置一些文具或裝飾品。對比前一代SW321C的多了放置控制器的凹槽,占用了部分底座,且整體不是個平面,新設計使用上會更靈活。

SW272U、SW272Q底座呈現平直的設計,比SW321C更實用
SW321C的底座呈現向上微凸的造型,
還包含了放置快捷鍵Hotkey Puck G3的圓形置物區,降低了放置物品等使用可能性。

這部分唯一可能要留意的有兩點,第一是仿皮革本身是否具有防髒污能力,第二則是材質的壽命:隨著時間是否會劣化、產生破損甚至沾黏的問題。

SW272U、SW272Q底座,將桌面的可用性還給使用者

操作鍵

新款螢幕將所有操作按鍵更改到螢幕右側下緣
從左至右的按鍵分別是離開鍵五向控制鍵功能鍵資訊鍵,與帶燈光提示的電源鍵

這部分使用上有一些問題,是一般使用螢幕時的視線角度,並不利於看清楚螢幕下緣的操作鍵(增高又發亮的電源鍵除外),要一次就找到按鍵正確位置並不容易。

BenQ在這兩台螢幕上,沒有設計過去互動式的顯示功能,讓操作過程中螢幕即時 OSD(On Screen Display)顯示按鍵位置提示,因此使用按鍵很需要依賴觸覺來判斷。還好螢幕使用新版本選單,有針對五向搖桿操作優化,算是部份解決了對位子的問題。關於操作鍵功能與位置的問題後面會再討論。


電源鍵

轉九十度後的螢幕,顯示右側下緣的控制鍵,
包含電源鍵資訊鍵功能鍵五向控制鍵以及離開鍵

螢幕的操作鍵最右側的第一顆是電源鍵。

它的高度明顯高於其他按鍵,使其更易於識別。這顆按鍵的半透明設計配合了燈光提示,其亮度設計得恰到好處,既不會過於暗淡而難以看清,也不會過於明亮而對視線產生干擾。

過去確實有遇到過其他廠牌的產品,其燈光亮度設計不夠理想,或者過亮或者過暗,這都會影響到用戶的操作體驗。因此,這種巧妙的設計方式能在保證操作簡便的同時,也不會對用戶造成視覺上的困擾。


資訊鍵

電源鍵左邊,配置與功能都看起來是獨立的一顆按鍵,就是資訊鍵Information key。

資訊鍵按下後,螢幕OSD會顯示當前色彩模式的相關參數資訊。相同功能的按鍵在新款 G3 無線快捷鍵控制器的側面也有,是一顆標示「info」的小按鈕。

這個快速鍵除了能快速確認目前的色彩模式外,如果使用的是硬體校正的CAL1、CAL2、CAL3特殊檔位也會顯示校正的相關參數,解決了過去想要查看硬體校正模式內資訊的困難。

實際上,主選單亦設有類似的資訊頁面供用戶查詢,下圖右側便是主選單內的螢幕資訊,左側則是資訊鍵提供的內容。

資訊鍵提供的螢幕資訊
選單內資訊欄位提供的螢幕資訊

這資訊鍵Information key大大簡化了過去查找螢幕模式資訊的問題,然而這也讓人懷疑,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按鍵與操作,都指向相同的功能?快速顯示目前模式的需求是否有這麼大?這個問題也許等新機上市後,大家的實際使用後的回饋可以做出評價。


功能鍵

功能鍵Function key是一顆可以自定義功能的按鍵。預設情況下,它是色彩模式的熱鍵。按下它可以彈出色彩模式的選項列表,長按3秒鐘可以進入功能鍵設定選單。

在實體按鍵位置安排,功能鍵五向控制鍵離開鍵應該算成一組。但功能鍵在這組合中,相關聯的意義不明。


五向控制鍵

這是SW系列上第一次出現五向控制鍵:五向包含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基本操作是用來移動選單內的選擇區或項目。第五個方向下壓,作為選擇確認輸入。

此外部分選單情境哩,上、下鍵可以作為增、減數值功能,右鍵代表選擇,左鍵代表離開的功能。

五向控制鍵因為操作直覺,近年來在許多新款螢幕上被大量採用,它解決了過去螢幕背面或下緣的按鍵,因為沒有視覺引導導致操作上經常誤觸的問題。

使用多向控制鍵,讓大部分的操作都可以透過按壓、撥動相同位置的按鍵完成,無須移動手指,減少誤觸的問題。


操作鍵改進可能性

多數廠商在螢幕使用多向式按鍵後,就會大幅度減少其他實體按鍵設計,保留的按鍵則作為快捷鍵,或是根據所在OSD目錄不同,改變功能的浮動式功能鍵。但BenQ新機不走這樣的風格,想要給使用者更多按鍵來操作。

SW272U、SW272Q更換上了全新五向控制鍵,提供更直覺的操作方式,但在新品發表會上短暫的操作後,我便產生了一些疑惑:除了五向控制鍵,另外還有三顆實體按鍵:離開鍵、功能鍵、資訊鍵。這幾顆按鍵在功能與位置安排上,似乎有些邏輯上的問題。

為什麼討論不同按鍵的功能,與按鍵位置相關聯性呢?因為使用者在沒有額外提示或說明時,會透過按鍵彼此的位置關係,對其功能作猜測,所以合理的位置的安排是重要的。接著來分析SW272U、SW272Q螢幕的按鍵功能與位置設計。

首先離開鍵五向控制鍵,它們功能上是有關連性的:五向搖桿往左操作有時也等於離開、取消的功能,因此離開鍵位置在五向搖桿的左側是合理的。如此同質性的功能,是否需要額外多一顆單功能的離開鍵?有沒有可能透夠過選單優化,直接讓讓五向搖桿替代離開鍵?

觀察SW272U、SW272Q的按鍵設計,五向控制鍵與左、右兩顆按鍵距離相等,而資訊鍵明顯和其他按鍵不同(只有資訊鍵上面有一個作為觸摸定位用的凸點),使用者自然會將五向控制鍵與左、右兩顆按鍵功能屬性上為一組合

實際上,五向控制鍵左側,是功能重複的離開鍵,右側功能鍵是可自定義捷徑的熱鍵Hot Key,代表與五向控制鍵沒有位置與功能上的關聯性。那這樣為何不跟跟資訊鍵放在一起呢?

實體按鍵位置的視覺化引導

關於新版按鍵設計上,也許可以新增實體按鍵位置的視覺引導。

操作按鍵時,透過顯示器在對應按鍵實體位置,標示出按鍵功能或圖示,過去使用五顆實體按鍵的SW321C,點擊任意按鍵後OSD便會顯示對應的功能。當然過去因為同一個位置按鍵可能隨選單變化功能也會不同,因此OSD標示按鍵功能的設計是必要的,但不要忽略即便改用多向搖桿的新款螢幕,這樣設計依舊能得到使用上的便利性。

SW321C的OSD顯示對應實體按鍵引導功能,希望也能修改後移植到SW272U、SW272Q上

接口

SW272U與SW272Q提供非常完整的輸出輸入接口。包含一個SD/SDHC/SDXC/MMC讀卡槽,雙HDMI 2.0,一個DisplayPort 1.4、一個含USB-C(具備90W反向充電功能,支援DisplayPort Alt模式與資料傳輸)、雙USB 3.1和3.5mm音源接口。

反向充電功能,能同時給連接輸出影像的筆記型電腦充電。

之前BenQ SW前代螢幕提供的60W充電,升級至90W。以2021 年或後續機型的14 英寸 MacBook Pro為例,足以開啟電腦的快速充電功能(大約 30 分鐘內,為電池快速充電達 50% 的電量)

在簡單觸手可及的位置安排SD讀卡機,兩個USB 3.1和左側3.5mm音源接口是非常實用的設計
實機長這樣,對比上面3D渲染圖,似乎更深色的機身好看一些。
請留意,USB插孔位置有作一些深度導角設計,能增加使用上盲插接口的成功率。

USB-C旁邊有一個上行的USB-B接口,作為不使用USB-C連接螢幕時,電腦主機與螢幕間,傳輸影像以外的資訊的管道。這個USB-B接口雖然說即便不接上電腦,只要HDMI或DisplayPort有正確接線,螢幕也是能夠正常顯示影像。

考慮到這次BenQ替SW272U、SW272Q設計一套同步螢幕與作業系統ICC色彩描述檔的自動功能,必須要透過USB-B接口運作,所以建議使用者最好是接上上行的USB-B接口,才能享受螢幕完整的功能。除非你是透過USB-C來連接主機輸出影像,那接線中就已經包含資料傳輸功能了。

使用USB-C™連接支援的電腦裝置,實踐一條線就能同時傳輸影像與資料的方便外,還支援反向充電功能,讓連接的筆記型電腦之類行動裝置可以同步充電。

把手

一如既往這次SW272U、SW272S雖然改用新款支架,因此不再有與支架一體式的把手,但也有貼心的重新設計把手在支架孔位的上方,螢幕本體上,方便在搬運時抓握。

新款把手位置在背面上方,看起來舊款把手在支架的設計好像更好握持,但實際抓握新版相對會更穩一些,因該是因為把手位置至更接近螢幕的重心,過去把手在支架的設計難免產生螢幕頭重腳輕的問題。

SW321C 把手在支架上
SW272U、SW272Q把手在螢幕本體上

遮光罩

購買SW系列螢幕都內附對應尺寸的遮光罩。

安裝遮光罩可以大幅度隔絕螢幕正上方,以及左右兩測射入的雜散光線,減少螢幕眩光,進而提高視覺對比度,減輕眼睛對於查看影像細節的負擔。

一般辦公室環境因為有很多不可控的光線干擾,所以想要獲得最佳的螢幕觀看效果,務必要使用遮光罩。

這次SW272U、SW272Q使用的遮光罩,設計上仍是BenQ傳統的多頁片設計,安裝起來稍微有點麻煩。如果未來能與其他廠牌一樣,使用附帶磁吸安裝的一體遮光罩會更棒。

遮光罩的校正小窗

BenQ說明書表示你可以透過頂部的窗口安裝校正儀器,
但如果想要使用的是X-Rite i1 Pro3一類較大型的儀器呢?

遮光罩上方設計有一個留給校正器通過的小窗口,原本設計理念是方便校正器穿線過這個洞口,校正時不用移除遮光罩。

實際上校正器大小形狀不一,並不是都適合通過這個窗口,甚至考慮光譜儀類型的器材還需要有對白步驟,顯得不太實用,不如將中段遮光罩組件整片移除更快速。

這部分的問題,其實只要未來改成上述附帶磁吸安裝的一體遮光罩,可以輕鬆取下與安裝問題就解決了。(不過考慮下一項商品也許這才是BenQ維持組裝式遮光罩的原因)

BenQ HB27遮光罩連結器

BenQ理解許多的專業影像工作者,會同時使用多台螢幕,而當螢幕排放置的時候,設計給單一台顯示器用的遮光罩就會沒辦法適配。因此特別設計了BenQ HB27 遮光罩連結器,它可以無縫的連結兩台同尺寸螢幕遮光罩,非常的實用也美觀,這次SW272U、SW272Q都有支援。

BenQ推出的「HB27遮光罩連結器」似乎很少人知道,如果討論產品設計理念,其實並沒有什麼厲害之處,問題是這樣的產品其他廠商沒有提供,所以需要的時候,它就是最棒的商品。


G3 HotKey Puck無線快捷鍵控制器

這次螢幕除了本身顯示性能與設計上的升級外,也搭配新款G3 HotKey Puck無線快捷鍵控制器。這款控制器與SW系列舊款功能大同小異,主要的改良在於變成紅外線無線控制,控制器擺放位置不在侷限於螢幕特定位。電力由AAA電池提供。

新款G3控制器設計上,刻意墊高一側讓操控面略為傾斜,閱讀按鍵更容易與操作更順手。另外新款控制器經過配對後,最多可以控制三台螢幕,可透過背後的撥鈕位置來更改控制螢幕。

也許有人擔心改用紅外線控制,可能會因為控制器放置太歪斜,螢幕接收不到IR訊號而影響使用體驗,這部分發表會現場實際測試過,在一般合理的控制器放置範圍內,即便遙控器整台都莫入螢幕切面/紅外線接收口另一側,還是可以順利操作。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