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Pro with Liquid Retina XDR 螢幕

簡單分享一下最新配備Liquid Retina XDR 螢幕的新款 M1 MacBookPro 的第一手心得,之後還有更詳細的分析與規格測試。

螢幕品質維持蘋果電腦的水準,顯示畫面效果極好

本次使用上千的 #MiniLED 多區控光系統,亮度非常平均(參考圖片5×5的測試);無論是常規亮度150或全亮約500nits下,都保持非常優異的成績。(本次只有測試SDR畫面)

灰階控制極好;實際執行256階的完整灰階測試,不僅階調過度平順(參考Gamma圖表的基本上沒有明顯起伏),連RGB平衡/色溫都緊貼著目標區線。應該是我目前測試過最優秀的顯示器之一

內建各種實用的顯示器預設Preset,例如攝影用、影片用、網頁用等等,實際對應的是各種規範 (調整至特定亮度與色域)。

接續上面,在上述非預設(預設為通用模式P3-1600 nits)下,實際使用發現解決過去Mac電腦螢幕Profile絕對黑點的暗部問題;現在使用如Photography(P3-D65)模式時,不會有暗部crash喪失細節的問題了。

預設顯示模式可以經由「微調」來更改白點與亮度值,這些操作都是基於系統本身數值計算的處理的;未來只要有簡單的設備,就能夠快速完成基礎顯示器校正。(前提是基於顯示器原廠設定夠準之上)

開放手動設置個人的顯示預設模式;藉由設定色域Gamut、白點、SDR EOTF/Gamma曲線等,快速生成新的設定集,無須校正馬上能使用。

說完優點,來說一下缺點。其實就是很明顯蘋果要掌控更多顯示器控制權,目前常規的校正程序,都無法觸及底層的系統色彩管理系統(所以才會有如Youtuber ArtIsRight 的測試影片,生成的ICC Profile色域與P3不相符)。

根據我短暫的使用經驗,猜測應該是在出廠時先經過一定的校正後,設計了一套如 EIZO ColorNavigator 系統的”計算型”硬體校正模式,可以快速生成對應的LUT或是類似的機構,不再需要透過ICC Profile去生成顯示器的Profile來做影像校正。(其實還是需要ICC Profile,不過意義上不太一樣了)

目前新的XDR顯示系統,實現了當你用Photoshop,可以使用真實的sRGB螢幕,當你改成DaVinci Resolve時,又可以更改成真實DCI-P3、Rec.709等顯示器,這些都在同一台MacBook Pro上實現。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